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競賽訓練

運動,可以提升你的“情商”

  
  體育心理學研究證明,經常主動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是糾正心理缺陷、提高“情商”的有效方法。不過,人各有異,選擇的體育鍛煉項目也應有的放矢。

  優柔寡斷者應選擇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拳擊、摩托車、跨欄、跳高、跳遠、擊劍、角力等體育活動。任何猶豫、徘徊都将延誤良機,遭到失敗,久練能幫助人增強果斷的個性。

  急躁易怒者應該多進行棋類、太極拳、慢跑、長距離步行及遊泳和騎自行車、射擊等緩慢持久的項目。這些體育項目能幫助人調節神經活動,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使容易急躁、沖動的弱點得到克服。

  缺乏自信的人若堅持一個時期的諸如跳繩、俯卧撐、廣播操、跑步等體育鍛煉,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強。

  遇事緊張者,則需要多參加激烈的足、籃、排球等項目活動。因為場上形勢多變,比賽緊張激烈,隻有冷靜沉着地應對,才能取得優勢。

  自負逞強的人可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複雜的運動,如跳水、體操、馬拉松、藝術體操等,也可找些實力水平超過自己的對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斷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不可自負、驕傲。

  孤獨、怪僻者應該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項目。堅持參加這些集體項目的鍛煉,會幫助你慢慢地改變孤僻的習性,逐步适應與同伴的交往,并熱愛集體。
  
  如果能經常去野外鍛煉身體,更可享受到大自然清新的空氣,大量攝入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這時,人定會有心曠神怡之感,對情緒産生良好的影響。

  據科學家研究,經常運動的人,大腦中會分泌出一種叫“内啡肽”的物質,其作用類似于嗎啡,能使人産生愉悅感,科學家稱之為“快樂素”。但這種物質一般隻能存在2~3天,要使大腦常分泌,就得常鍛煉,達到身心俱健的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