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競賽訓練

楊文軒教授:全民健身成國家戰略 倡導健康生活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就此,本網記者采訪了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顧問、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院長楊文軒教授。

   人物簡介: 楊文軒,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現任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院長,長期從事高校管理、體育人文社會學教學研究,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學術職務:曾任體育人文社會學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委員會專家,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标準修訂組召集人,體育人文社會學國家教學團隊首席教授,省重點文科基地民族體質與健康研究基地主任,基礎教育體育師資國家培訓計劃首席教授,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學術帶頭人;現任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顧問,教育部中小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人文社會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體育學刊》主編。出版著作、教材15部,發表論文90多篇,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省部級重點課題6項,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6項。


  問:國家為什麼要出台《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

  答:其實在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出台過《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指導意見》,認為體育産業是朝陽産業,是未來經濟新增長點,促進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使産品日益豐富,市場不斷壯大,綜合推動了國家體育産業的發展。但是随着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體育産業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人民群衆對體育産品有了的新需求,呈現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生活化、娛樂化的特點。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台,一方面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對體育産業發展的新要求,使體育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着力點;另一方面,是要擴大規模,增強市場活力,完善機制,倡導健康生活,激發群衆參與體育活動熱情,并将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營造全民健身氛圍,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據《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報告》顯示,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主要指标持續下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仍然突出:肺功能指标維持低水平,超重和肥胖現象嚴重,近視發生率繼續增加,速度、力量素質增長趨于停滞,耐力素質低谷徘徊,血壓調節機能不良比較普遍等。如何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學生群體的整體素養,幫助他們塑造完善的人格,成為學校體育教育亟須解決的問題。


  問:《意見》對高校體育工作有什麼促進作用?

  答:發展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始終是增強國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體育産業發展的動力就源自于群衆健身意識的增強和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我國的人均體育資源量和國民體質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都很大。正是如此,《意見》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樹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進健康關口前移,延長健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激發群衆參與體育活動熱情,推動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有一種觀念是:人的成功=智商+情商+健商。比如把健康列為1,事業、愛情......都是0,隻有1樹起來,後面加上0,數字才會越來越大,如果1沒有了,一切都是0。
  除了《意見》外,今年年初,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共同發布了《關于開展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衆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通知》,号召大學生提升身體素質,磨煉堅強意志,培養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如何在大學階段加強體育教育,提高青年大學生的體質,是當前高等教育體育教育改革一項緊迫的任務。
  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強調大學生群體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個性形成和健身的需要出發,對培養目标、教育模式、課程體系等教育教學改革,着眼于健康理論、健康知識、健康方法的掌握,着眼于興趣的激發、習慣的養成、技能的掌握,做到不僅通過體育運動健體,更要通過體育精神育人。


  問:《意見》出台後,學院将會有哪些措施來促進體育教學?

  答:《意見》在營造全民健身氛圍上提出,要鼓勵日常健身活動。組織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标準》,完善大學生體質監測制度,為同學們提供體質測試服務,不定期發布體質監測報告。切實保障體育課課時,鼓勵實施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計劃,培養同學們的體育愛好,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使大家校内每天體育活動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小時。


  推動場館設施開放利用。學院董事會近幾年加大投入,已建設了較完善的體育設施,如塑膠運動場、網球場、籃球場,還有綜合體育館,這在民辦高校是比較少見的。我一向堅持一個觀點:東西建好了,放在那裡不用,就是浪費。接下來我們要積極推動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安全保障,向社會開放,提高體育設施使用率。


  承辦社區體育賽事。除了開展各種校内體育活動外,我們還要發揮地處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地域優勢,加強與廣州開發區企業的合作,承辦開發區企業的體育賽事,一方面提高體育設施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加強與企業聯系,甚至開展校企合作,為同學們進行專業實踐和畢業實習創造條件,用體育賽事推動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


  問:您對全院師生參與健身活動有什麼期望?

  答:《意見》中還有一個新的提法,引導居民從對自己健康的關心出發,關注體育鍛煉。要加強體育運動指導,推廣“運動處方”,發揮體育鍛煉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複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複技術。發揮中醫藥在運動康複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開展健身咨詢和調理等服務。我們将來也可以往這些方面嘗試。
  同時學院的體育可以形成特色,它應該成為“黃埔區健康教育的示範,師生健康快樂的驿站,社區體育服務的中心”。體育教育應該進一步科學化,即遵循“動作技能形成規律,青年身心發展規律,人的認知規律”。具體到體育課要把握好興趣激發與習慣養成關系,體現可觀測指标(如心率)的科學合理性。學院體育的目标應該是使全院“教職員工更健康,男孩子們更健壯,女孩子們更健美”。可以設計一個方案,經過一個流程,使男生“體格健壯,姿态儒雅”;女生“形态健美,姿态優美”。并且通過在校四年學習,掌握一、二門運動技能,養成習慣,受益終身。這一、二門專長可以通過課堂,更需要用課餘,尤其俱樂部形成來完成。
  就目前現狀而言,同學們更應該做的是“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體育鍛煉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跑步,正如古希臘山崖上刻着的三句話:“你想變得健康嗎?那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那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那就跑步吧!”

                                                                                                                                                           轉載校園新聞
 



分享到: